4月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018.4.25)
师:45+31你准备怎么计算,会算的小朋友请你写出计算的过程,不会算的小朋友请你摆一摆小棒或者拨一拨计数器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把计算过程也记录下来。
巡视发现:部分学生只拆分一个数,即45分成40和5,40+31=71,71+5=76;部分学生拆分两个数,即40+30=70,5+1=6,70+6=76;个别学生没有记录。
师:呈现2种资源,只拆分1个数的和拆分2个数的,谁看得懂了?
生1:把45分成40和5,先算……再算……
生2:把2个数都分了,先算……
师:大家观察一下如果每次这样拆分,是不是很复杂很麻烦?能不能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生3:用竖式写。
反思:上完课后我发现仍然有个别学生在写竖式的时候数位不对齐,明明我强调很多,可是为什么还是不对齐?我觉得可能是他根本没有理解算理,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显然竖式的计算算理和拆数计算的算理是一致的,课堂上我没有很好进行对比交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重建:
师:45+31你准备怎么计算,会算的小朋友请你写出计算的过程,不会算的小朋友请你摆一摆小棒或者拨一拨计数器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把计算过程也记录下来。
巡视过程打开:之前我们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时候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先拆哪一个数?这里都是两位数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拆分两个数,即40+30=70,5+1=6,70+6=76;小部分学生只拆分一个数,即45分成40和5,40+31=71,71+5=76;个别学生没有记录。
师:先呈现拆分2个数的资源,请学生上台边摆小棒边说过程。
生1:先摆4捆和5根,再摆3捆和1根,先把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0,5和1合起来是6,70+6=76。
师:谁听明白了?请你再来讲一讲。
师:接着呈现只拆分1个数的资源,还是引导到计算40+30=70,5+1=6,70+6=76,肯定他的转化思想。
师:请拨计数器的小朋友上台说一说计算过程。(同时板书)
师: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互说。
……
师:计算竖式和刚才拆数计算有什么联系?同桌互说。
这节课有两次对比,第一次是小棒和计数器的比较,尽管工具不同但是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第二次是竖式计算和拆数计算的对比,尽管形式不同但是也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总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写竖式的时候大都能做到对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