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 激活内需——四下第五单元《画图策略》教学有感

作者:吴春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5-02

 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在课标中是与“获得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几何直观”相联系的一个具体内容,它能有效提高解题效率。

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解题中不会也不善于自觉画图分析,没形成画图的习惯,自觉应用线段图或示意图来帮助解题的意识相当薄弱。学生初始学画图时,会遇到很多了困难。第一,画的比例不当,第二,图不知从何处入手画。第三,条件和问题标注不完整。而这些正是画图操作技能差和画图数学活动经验少的现象。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中教学画图策略,不仅仅在于会解决一道一道的习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画图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应用画图来解决问题;其次再来注重指导如何将文字翻译成图形。

 1. 精选素材,充分感悟。在日常的解题情境中,精选典型习题,教师示范画,感受其好处。这是初始学习画图策略解题的第一步。教师画图中,可边画边言说出自己画该图的思考过程。

   (1)一句一句读问题中语句,按语句含义一个一个地画出问题直接给出的初始信息,使学生结合画图,获得对问题含义的初步的整体性认识。

   (2)教师边画边引领学生及时将相关条件标在线段上,让学生体验线段图实际的意义。

通过教师示范画,让学生观察模仿,感悟画图的过程和道理,体会画图辅助解题的好处,从而产生自觉画图辅助解题的积极心理倾向。该阶段是以接受学习为主,特别要注意个例选择的典型代表性(和差问题、较复杂的倍比、行程问题(线段图),图形问题(示意图),等等都是很好的载体),必须激发学生强烈的画图欲望,并要经常去刺激才能逐步建立自觉画图的意识。

【片段再现】

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读题后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

师:看不出该怎么办?

此时学生产生心理需要,需要一种方法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徐老师及时告诉学生可以画图,这时学生感觉到画图是一种解题的需要。于是我让学生上黑板在老师刚才画的长方形上根据题意继续画。学生直接延长了长,但增加的只是一条线段。再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画是否符合题意,学生在思辨中正确理解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示意图。这样通过学生画一画,辨一辨,使学生在纠错中掌握画图的方法。

师再问:现在看图和文字哪个好?为什么?

当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直观的图画时,学生对数量关系一目了然,自然会对画图的方法产生兴趣和好感,在两者的比较中学生体会到了画图的价值。为学生正确解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层次练习,掌握方法。通过读图——补图——画图——想图有层次的练习设计,逐步指导学生学会画图表征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画图这一环节,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画图的比例适当,可通过错误资源的捕捉利用,帮助学生明晰画图要讲究科学。还可以通过对比资源的呈现,让学生感受条件和问题标注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为什么需要画图,画图有什么好处,是否所有的题目都需要画图,什么题目需要画图,画图可以怎么画……

    3.递进设计,内化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四个步骤进行:(1)自主尝试感悟策略(用好例题,初步感悟);(2)比较分析明确策略(例题的多种方法的沟通比较,例题与练一练的异同比较);(3)相似情境应用策略(教材习题的有效利用);(4)不同情境调用策略(新情境,本质都是感悟画图的优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