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反思

作者:刘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5-03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正比例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是后面反比例学习的基础。这个内容是一节概念课,比较抽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怎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能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是建立在相关联的的量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判断两种量是否相关联,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组经过讨论,还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教材对于相关联的量的定义是这样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简化成相关联的变量,这样不管是学生表述还是理解概念都更加准确。

学生学会辨认相关联的变量后,紧接着出现例题,让学生观察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找出相关的数量关系,解释正比例的意义。这个环节,除了对两个条件:相关联的变量、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进行强调外,我还注意看强调了两方面:第一是对强调数量关系式,第二是强调比值一定。这样学生在后面的环节中,判断正比例的量相对比较清晰,描述也比较准确。

在带领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后,我接着放手让学生探索“试一试”,根据例题探索的经验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得出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示法,强化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在后面的练习中,首先我安排了对比练习,根据张师傅和李师傅生产零件的额时间和数量,判断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是否成正比例,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如果比值不一定,两个量不成正比例。

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在判断“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否成正比例”时,我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生出现了画图、写数量关系式、举例等方法。最后,以让学生判断两个成反比例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引申拓展到后面的反比例的意义,结束课堂。

不足:本节课没有补充C=4π,π是定量,C与π不成正比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