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反思
作者:陈嘉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5-3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片断
大问题设计:24+6等于多少?要求:请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先摆一摆小棒再想一想,如果不要小棒,也可以直接将你是怎样算的写下来,然后跟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汇报:
(1)先请摆小棒的小朋友交流,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归纳:4根小棒再加上6根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就是3捆小棒了。
(2)再请直接口算的学生交流。
提问:如果不摆小棒,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把24分成20和4,先算4+6=10,再10+20=30。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是将单根的小棒合成一捆,也就是将个位上的数先合起来,满十了就向十位进一。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先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通过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其次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边摆边说——摆小棒操作的过程和拨计数器计算,让学生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的注意点。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学具,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