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评课稿

作者:朱小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0-13

《李时珍夜宿古寺》评课稿

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赵凤英

一、学习要求要简明扼要

以小组合作和复述要求为例:

1、小组合作要求:(1)自读课文1-7自然段,在感受到苦的地方做记号,想一想,这是什么苦?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2)小组交流:选定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交流,选择喜欢的方式回报。

建议改成:(1)轻读课文1-7节,找到体现“苦”的句子,点出关键词,批注你读到了怎样的李时珍。(2)小组内分享你的想法。

我建议把第二个聚焦一个方面的要求去掉,每个孩子分享自己找到的不同方面,汇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不管第一个汇报小组交流几个方面,一个也好,三个方面都交流到也好,老师根据他们的汇报板书,然后其他小组补充,肯定会有不同的发现。

 

2、复述要求:速读课文8-12小节,抓住文中有关环境、人物动作、语言的关键词句,试着有顺序地复述李时珍记药性的情景。可以加入自己的恰当想象。

问题:文本就是由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构成的,学生肯定是会围绕这些复述的。不需列在要求中。

      复述也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概要复述,只讲重点内容,课堂上第二个学生的就属于概要复述;第二层是有感情地详细复述,学生能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即可;第三层次是创造性复述,可以展开想象。放手让学生先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老师肯定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点出每个孩子的亮点,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练习创造性复述,这样,孩子对复述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平面的 了。

     建议改成:用你自己的话讲述李时珍和徒弟记药性的故事,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这样要求就简明扼要了,不会出现像第一个孩子那样,逐条列举其中哪些是环境描写,那些是动作语言描写了,越复杂的要求越容易误导孩子。第二课时可以把复述板块去掉。补

二、资源处理不够敏感

我觉得以下几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1、  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第一个学生概括地不够简洁,老师的指向应该是:谁能说的更准确更详细,而不是谁能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也说清楚,这样就导致第二个学生讲到事情发生在湖北西部山区深夜等,反而越说越复杂。

      老师心中应该有数:讲了李时珍和庞宪因错过客店而夜宿古寺,在古寺中谈吃苦、记药性的故事。这样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个要素都齐了。

2、  小组汇报过程中

食之苦:学生说到干粮很硬,要用啃的。建议追问:为什么干粮很硬?

行之苦:学生只讲到了第一小节,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讲行之苦的,老师要及时追问:还有那些地方你读到他们行的苦?

3、  李时珍觉得苦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李时珍说吃点儿苦是值得的,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点儿苦是非常苦。师没有给出回应。

建议: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么多苦可他却说是一点儿苦,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先生快五十岁的人了,都挺得住……师回应:这是从庞宪的语言中体会到的。

建议回应:是啊,庞宪的话语中,哪一个字让你感触最深?引导学生体会“挺”,不是不苦,而是李时珍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坚持下去。

     4、学生交流11小节中的:端详、嚼嚼等词体会李时珍不顾性命安危,以身试药的精神时,老师可以顺势引导:李时珍冒死换来的只是本草中简单的14个字,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一天的艰辛跋涉,换来的是什么?得知编纂本草纲目的不易以及李时珍严禁的态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