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乘法的初步认识 | 教时 | 1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2. 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重点与 难点 |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在比较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 | ||
教学过程 | ||||
活动版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积累 | 3+3+4 5+5+5 3+7+8 4+4+4+4 9+1+6 2+2+2+2+2 |
观察算式,并分类 | 指名交流 预设:1、加数相同的一类 2、加数不同的一类 | |
核 心 过 程 | 一、认识“几个几” 1、师: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
2、试一试 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
学生独立观察
学生提问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
学生摆一摆、填一填 |
指名交流 预设: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兔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你能列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预设:兔:2+2+2=6(只) 鸡:3+3+3+3=12(只) 追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指名交流,得出:加数相同 指出:2+2+2=6是3个2相加得6 3+3+3+3=12是4个3相加得12
指名交流 得出:2+2+2+2+2=10 5个2相加得10。 | |
二、认识乘法 1、初步认识乘法 ①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②加入有6张桌子呢?9张桌子呢?
2、感知乘法。 ①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②介绍乘号、乘数、积的名称 (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③算式的读法: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 3、试一试 出示小鸡图。 4、回顾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
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学生快速反应
学生填一填 同桌交流 |
指名交流:2+2+2+2=8 4个2相加。
指名交流 追问: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如果100张桌子呢?
追问:①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②4个2相加,是怎么样用乘法算的? 4×2和2×4 ③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指名交流 全班交流,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
三、知识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2、 “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同桌互相读和说 学生独立完成 |
指名交流 指名交流 指名一对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 ||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
学生交流 |
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 |
板书设计 | 乘法的初步认识
4个2相加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