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师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让学生体会到“几个几相加”。生活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问题,但很少有同学“几个几用”来进行描述;因此这节课我们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
在例1出示后,让孩子数一数兔子和鸡是怎么排列的,一共有几只,孩子说2只2只排列的,教师在这时候可以边圈边说引导孩子表达完整:是啊,鸡是2只2只排列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每堆有2只,有3堆,一共有2个3只,是6只,教师并板贴在黑板上,给学生说的模板,这样学生在后面的题目中也能这样完整的说一说,能够更好的理解几个几相加。
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在数数、连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至于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和交流来解决。数学概念的教学容易陷入枯燥的泥潭,只有赋予抽象概念一实际含义,并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基础,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与共享精神。
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尚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从“4个2”到“8个2”,再到“100个2”,这里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并写一写算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有时用乘法写算式更加简便,引出乘法也更为自然。在介绍乘法各部分名称和意义后,还要追问学生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解决乘法问题,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对乘法有了初步的接触后,可以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乘法素材,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研究材料,使得学生感到数学亲切、真实,研究的就是身边的事,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