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作者:陶晓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10-01

《练习四》(2)(2018.9.28

 

 

课前思考:针对第8题教参上是这样说的:先让学生自己看图列式,再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这幅图上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是不是可以结合上面第7题,让孩子完整的用3句话来说图意然后列出乘法算式呢?

课堂实录:

师:自己观察图意,选择一样东西,圈一圈数一数,用3句话说一说、写一写图意,然后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巡视。

生:部分学生没有按照步骤直接写乘法算式;部分学生按照要求圈、标、写;部分学生面对复杂的信息不会提取和筛选。

师:黑板上示范了一个:每组有2人,有4组,一共有多少人?算式2×4=84×2=8

生:大部分都能先写三句话然后列出算式。

课后反思:

1、数学语言表达不够丰富。例如课堂上都是“每组(堆)……有几组,一共多少?”这样的句式,表达过于单一,容易造成思维定势。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每排多少,有几排,一共多少棵?”或者“每盆有几朵,有几盆,一共多少朵花?”等等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初步体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数学方法不够明确。在这幅图里学生都是随意找到一样东西,列出一道乘法算式,这显然是缺乏方法指导。教材提供了有着丰富素材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有序写出乘法算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明确图上有些什么?哪些可以写?然后有序完成记录。对于特殊的例子,比如花盆可以看成每边3盆,有两边,一共有几盆?2×3=63×2=6,花朵可以看成每盆4朵,有6盆,一共多少朵?4×6=246×4=24。学生会对应不起来,圈的是花朵,算的是花盆,所以老师要加以区别。对于书写上也要规范起来,乘法算式每一组素材都能写出2道,单位也要标上去,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3、习题变式、拓展不可缺少。在人教版上和北师大版上都有这样一类习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苏教版上大部分习题都是看图列算式,属于正向思维,而在以上2个版本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画图表示含义或者根据算式说图意,正好与苏教版教材相得益彰,可以在课堂上补充,让孩子真正对乘法的含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