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汪倩羽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8-10-31

教学反思  2018.10.30

教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更简便,也更快捷。同时帮助他们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字规律,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材首先以0.80为例,引导学生在操作计算器的活动中,主动学会往计算器里输入小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用计算器算出题中李芸购物的总钱数,在此过程中自主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

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认识到:在计算器上输入数据时。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零,那么这个零可以省略不按,直接先按小数点,再按它的小数部分。如果一个小数的末尾有零,那么这个零也可以省略不写。

这节课上,我重点给学生讲解了p53练习九的第二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这张表格,发现填表的方法。先示范算出92日买米油等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然后再让他们开火车轮流算出其他各栏的余额。重点讲解了收入和支出两栏的处理方法。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上月结余数与合计收入数、合计支出数填写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记账的一些规则,和记账后的便捷。

根据其他老师往两年的教学经验,让孩子带计算器来课堂会出现学生以后不论什么计算,都使用计算器的现象,所以我没有要求孩子带计算器来操作,而是通过现场投影的计算器来操作。但我却忽略了这是一节操作课。虽然我已经尽可能的找大部分的学生上来体验这个过程,但是速度太慢,而且效率也不高。一个孩子在上面演示的时候,其他学生在下面可能会开小差,而没有看黑板。

此外,课堂上主要以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而忽略了大问题的设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深度。由于紧张,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板块忘记的现象,这是课堂上非常重要的失误。最大的问题还是我的数学课堂语言过于啰嗦,说到底还是自己在课前的准备不够充足。这也是给我一个巨大的教训,课堂上的时间如此宝贵,需要好好设计。课前做好充足的备课,对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预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立足于学生的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的内容,不拖到课后再完成,增加学生的负担。已经定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不随随便便去修改或者做合并。如果要合并,一定做好所有相关课时的研究,并且写详细的教学设计,再去思考。

每一次的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懂,也是老师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与学生同生共长。

 

汪倩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