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反思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十月,我校邀请了万主任为数学组做特别指导。而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十分荣幸的参与其中,聆听与学习到了许多宝贵而实用的建议。四五六年级经验丰富的教师前辈们为我做出了榜样示范。万主任、吴校长和陶主任高屋建瓴的方式方法指导让我更是受益匪浅。纵观这一个月来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观摩,我有以下感悟。
课堂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一言堂。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着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引导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自我研究,知识才能深刻地被掌握,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而作为新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不足,更多的想的是如何把知识教完,从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环节。在之前的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评等环节基本等于没有。许多问题的出现和回答都是点对点,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我就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将个别孩子的思想当作全体孩子们的思想,关注教学内容比关注孩子本身更多。这些问题都是我不曾仔细思考过的。但在观摩其他老师上课和聆听万主任的建议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老路,我做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灌输知识。就像花朵需要的是适时地雨露,而不是无限制的强制灌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被明确提出。但现实情况却是口号喊得响亮,实践却总是跟不上。思维的固式,穿着新鞋走老路,都是我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
万主任提到的同桌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成功,是我的努力方向。一个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投入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生生互评,资源呈现,师生互评等,如何加入到课堂中,使课堂变得丰富而有效是我不断研究和实践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每一堂课都坚持去做,学生定能得到长足发展。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数学不是简单的会做题,数学培养的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不是冰冷的符号,它也有现实的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会发掘更多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魅力。在课堂上,我也会锻炼自己倾听与总结的能力,适时引导。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增加切实有效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更加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