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第1次活动记录
《课堂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研讨时间 | 9 月 11 日 星期 二 | 地点 | 本部二(1) | |
参与教师 | 二年级数学教师
| 缺席 情况 | 无 | |
研讨主题 | 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 主持人 | 陶晓洋 | |
过程记录
| 一、集体听杨和鹤仙老师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二、评课研讨: 陈嘉烨:一开始提问题,提了两个小问题,最好两个问题整合成大问题一起回答,三人一共有多少朵可以引导一下,哪些我们还不知道,要先求小华和小平的。还有就是摆花片的时间用了4分钟,感觉太快了,这里还是要多点时间着重讲讲。你有一些话是重复学生说的话,最好不要直接重复学生的话,可以让学生重复。列算式的时候比较快,应该重点分析一下1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陈洁:主要就是习题方面,第二题,感觉重心没有下移,每道题先分析一边然后让他们自己做。还有就是你上课的时候呈现了很多错误的资源,呈现资源一般先呈现对的,再呈现错的。
陶晓洋:对的,我也要说这个问题,一般我们都是呈现对的,一般小孩子先入为主,错误的先呈现会误导孩子,一般错的很多的话呈现错误的资源。
陈洁:其实她的教学可以很快,能把第五题讲完,但是她巡视的时候时间太长了,浪费了很多时间。
奚:我来说一下,她的板块很清晰,主要是是有一道检验的地方,检验小华是不是做了14朵,你说用14减去3等于11,小英是做了11朵,小孩子不明白你说的意思,并且这样子也容易误导孩子。
罗:习题的第二题应该着重讲一下,前面很少遇到,因为中下的孩子是看不懂的,每个部分应该分析一下再做题。其实第三第四应该可以更快一点,重点讲第五题,第五题的价值最高。
陶:摆花片的时候,在黑板上摆的效果和画的效果是有差别的,你让小孩子摆,你在上面画,会阻碍他的认知。再讲例题的时候,因为条件比较多,有三个条件,你应该理一理,让学生选择条件解答问题。上课的时候有个孩子问小平添多少朵就和小英一样多,你直接说添上三朵就和小英一样多,学生就会觉得很奇怪,而且他也不能一下子转过来,你应该问问他要求小平添多少朵就和小英一样多,应该先求什么,他就会说要先求小平的。还有摆花片的时候,你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排11朵,也说了先摆小英的11朵,但是下面的孩子还是摆出了各种造型,有的孩子直接摆出了14朵,其实你应该追问他,14是怎么摆出来的,他能摆出来不一定知道是怎么来的,还是要着重引导一下。摆花片的时候,多让同桌说一说,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多说说,第一组的那个女孩子她比较能说,可以让其他人多说重复她的话,多练练多说说。想想做做第一题的(2),有一个孩子写5减3等于2,追问一下你这个算的是什么呀,他也许会说他自己算的是相差数,你把他的思路弄明白了以后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说说,这样他自己就能想明白了才真正会了。某些东西不要强调得太过明显,不要强调多几就用加,少几就用减,二年级的还是容易思维定式,他们就会看到多就用加,少就用减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