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第4次活动记录
《课堂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研讨时间 | 12 月 4 日 星期 二 | 地点 | 本部6办 | |
参与教师 | 二年级数学教师
| 缺席 情况 | 无 | |
研讨主题 | 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 主持人 | 陶晓洋 | |
过程记录
| 一、集体听左起凤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 二、评课研讨: 陈嘉烨:因为9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我还没有上。今天听了左老师的课,有几点好的方面值得我学习:
陶晓洋老师:1、大问题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左老师今天课堂上将填表格和编口诀割裂开来讲,使得效率不高,建议设计一个大问题:例如你能先填一填表格再根据表格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编好的小朋友先读读口诀。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今天课堂上除了左老师的引导语就是单个学生的发言,发言也不是很完整、有序,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特别是生生评价,同桌合作需要指导,还有个小细节,让学生安静听你讲的时候不要拍桌子,击掌可以!3、敏锐捕捉学生资源,要能静下来读懂孩子的想法并及时分析出对你的教学推进是否有用,要会在适当时候及时追问,比如: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到跟9的分与合有点像,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进一步深入寻找规律。
奚日姣老师:1.对于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这一块,可以把所有的规律一起讲完,有些规律要再往深里挖一挖,比如9的乘法口诀的对称性就可以跟积的十位和个位相加等于9合在一起讲,学生的思考会比较完整。
罗欢老师:在分析口诀的时候,可以先纵向呈现口诀,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各种不同的规律,接着可以把口诀中的积用数字形式出示,这样学生就会马上捕捉到信息,发现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是9,而且还可以找到二九和九九等,它们的积个位和十位数是相反的。
顾雪琪老师:1、常规积累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一些,如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看口诀说算式等等,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也可为这节课的内容做铺垫。2、想想做做第一题可以放置在表格完成以后,教室可追问:都是这样计算的吗?还有其他更快的计算方法吗?然后呈现第一题的表格,可以通过比几十少几来快速算出答案。
俞晓欢老师:左老师先是通过复习1~8的乘法口诀,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与本课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板块清晰,容量较大。对于这节课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可不可以一开始在学生填写表格的之前就引导学生观察星星图的特点,每行有10个格子,有1个空格,其余9格都有星星。两行有20个格子,有两个空格,所以两行一共有18个格子。然后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个方法,等到想想做做1呈现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星星图和表格的联系。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的时候,建议一步到位,不要零散的呈现一些规律,让孩子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有一个整体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这是我的想法,有不合理之处还请大家指出。
杨鹤仙老师:今天听了左起凤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感到这是一堂上得很成功的课。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学生学得很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重点突出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背诵,口诀背诵形式多样化。 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出示例题图时,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一排有多少个格子,再出示五角星,学生一眼能看出来是9个五角星,再追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因为比10少1.这样也为后面想想做做1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做铺垫,1个9比10少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