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沈凯)
作者:朱秀英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8-12-14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将常规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如:在学生提到“我会用左手扶碗”的时候,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就餐教育。
重建时改为:“左手扶碗右手吃饭这不正是我们吃饭的好习惯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养成好习惯。
针对低年段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分配情况,在教学板块设计上应参考:强弱强的注意力分配规律。
重建时改为:将小活动设置在主题图讲解完之后,效果更优。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多样化的评价语言,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特点给出意见,而不是,过于单一的“你真棒”。
重建时改为:你的声音真响亮,谁能说的和他一样好;你的耳朵可真灵,听的真仔细等等。
不要重复学生说的话,生示范声音较小其他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如何吸引学生注意,需要寻求一点的方法。
重建时可改为“生生重复”并表扬认真听的小朋友。正面的教育要比批评效果来的好,增加耐心避免急躁。减少一对一的过程,让每个小朋友“人人都要说,每个充分说”;
加强对于同桌互说环节的培养,部分同桌讨论不主动,需进一步明确其原因,加强练习。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适当引入:绘本故事,重建时改为:小朋友排队伍,也可联系说话“×在×的×边”效果更优。
对于练习题部分,可适当整合。针对想想做做第二题,让学生介绍其前后左右的同学可增加设计:猜一猜的小游戏。重建时改为:“老师猜到了××前面的小朋友,你知道老师说的是谁么?”丰富形式,让学生对于该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以上是我在听取盛校长以及其他组内老师建议后做出的几点反思,针对自己:说话声音过轻,声音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过多关注学生常规;没有抓住难点,重难点不清晰,展开不够,学生练习较少;评价语过于单一,一对一提问过多等问题提出反思以及整改意见。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