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个数多(少)多少的实际问题》重建与反思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薛家中心小学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二(1) | 人数 | 47 | ||
课题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课时 | 1 | 教师 | 杨鹤仙 | 日期 | 9.11 | ||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 本单元教学重点: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分析 (1)已有基础和经验: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做准备 (2)困难和障碍: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 小结: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有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 ||||||
核心教学过程 | 1、投影出示例题课件 。提问: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解决第1个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能清楚地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
可以怎样列算式?
3、解决第2个问题:小平摆了多少朵?
4、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 学生收集信息
学生动手“摆一摆”, 同桌合作。
列式算一算。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式算一算。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 指名回答。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2)小平摆了多少个?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 指名反馈,提问: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朵数,再接着摆3个 第二排的圆片数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提问:上面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指名到投影前操作并列式,提问:摆圆片时要注意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想的?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
指名交流。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 ||||||
二、巩固练习 | 1、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2、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3、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3、4题。
| 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列式解答前先思考,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再独立列式。
| 指名交流,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哪两部分相加的和?正方形的个数是从哪一部分里去掉几个?
指名回答,问:图中表示松树棵数的直条可以看成哪两个部分?求松树的棵数可以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 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 学生读题审题
独立列式解答。
| 提问:要求小玉浇的盆数相应选择哪两个条件?为什么?
指名回顾。 | ||||||
板书设计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小华做了多少朵?
11+3=14(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11-3=8(朵)
|
备注:教学板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
教学反思:
片断
大问题设计:根据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求:请小朋友先独立思考。提问: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可以同桌合作,先摆一摆圆片再想一想,怎样摆就能清楚地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学生汇报:
(1)请摆圆片的小朋友交流,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归纳: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朵数,再接着摆3个,表示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2)提问:表示小华做花朵数的圆片包括哪两部分?怎么求小华做花的朵数?
交流:因为小华做的花由11朵和3朵这两部分组成,所以要求小华做花的朵数就要把11朵和3朵合起来,用11+3进行计算
(3)小平做了多少朵?
操作交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加以解决。学生借助操作认识到要求小平做花的朵数,就要从11朵里面去掉3朵,用11-3进行计算。
小结:根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我们知道,求小华做花的朵数,要把11朵和多的3朵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求小平做花的朵数,要从11朵里去掉少的3朵,所以用减法计算。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解决问题课,我首先呈现了三个小朋友做花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主动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以及运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揭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条件用圆片摆一摆。这里“摆一摆”的操作,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依据操作的结果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算法的重要手段。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而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完成第(1)题的解答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检验,以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接着,提出第(2)题,启发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再解答。这样,既为学生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便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形成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重建)
学校 | 薛家中心小学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二(1) | 人数 | 47 | ||
课题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课时 | 1 | 教师 | 杨鹤仙 | 日期 | 9.11 | ||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 本单元教学重点: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分析 (1)已有基础和经验: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做准备 (2)困难和障碍: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 小结: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有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 ||||||
核心教学过程 | 1、投影出示例题课件 。提问: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连起来问)
2、解决第1个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能清楚地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
可以怎样列算式?
3、解决第2个问题:小平摆了多少朵?
4、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 学生收集信息
学生动手“摆一摆”, 同桌合作。
列式算一算。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式算一算。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 指名回答: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可以由这个问题引导到下面两个问题,要知道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就要知道什么?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2)小平摆了多少个?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 指名反馈,提问: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朵数,再接着摆3个 第二排的圆片数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提问:上面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指名到投影前操作并列式,提问:摆圆片时要注意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想的?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
指名交流。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 ||||||
二、巩固练习 | 1、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2、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3、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3、4题。
| 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列式解答前先思考,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再独立列式。
| 指名交流,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哪两部分相加的和?正方形的个数是从哪一部分里去掉几个?
指名回答,问:图中表示松树棵数的直条可以看成哪两个部分?求松树的棵数可以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资源正确率较高,可以节奏快一点) (先出示正确资源再出示错误资源) | ||||||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 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 学生读题审题
独立列式解答。
| 提问:要求小玉浇的盆数相应选择哪两个条件?为什么?
指名回顾。 | ||||||
板书设计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小华做了多少朵?
11+3=14(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11-3=8(朵) (板书圆片尽量用实物,画的比较抽象) |
备注:教学板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