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活动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作者:佟学唬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8-12-14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统计表

教时

 1 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 点

难 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正确填写,进行简单的分析。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口算

  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核心

过程

 

活动一:回顾单式统计表的特点和作用

1、出示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独立把青云小学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什么?先自己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师:从统计表中知道男女生的人数,也就是数量的多少(板书:统计表 数量多少)

师:(回顾)我们从收集数据,在统计表中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分析数据,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统计表的过程。(板书: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活动二: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合成过程

1、四表对比,产生需求

师:元旦快到了,这些兴趣小组的同学要表演节目,如果给所有男生准备一套这样的衣服,所有女生准备一套这样的衣服,你能很快告诉我一共有多少个男生,多少个女生吗?

师:既然大家根据这四个单式统计表不能快速回答以上问题,说明表格的统计功能还不够强大,怎么办?

 

出示学习要求:先自己独立尝试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再小组交流完善,要求不仅能显示单式统计表的所有信息,还能显示总人数及男生总人数和女生总人数。

 

师问:你觉得就这张表格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

 

 

 

先个人独立尝试

再小组交流完善。

 

 

 

 

 

 

生独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指名答。(三秒内回答)

 

 

指名答。(四张合一张)

 

 

 

 

师巡视指导。

呈现半成品资源,交流讨论完善形成复式表:

追问:先填写的是哪个区域的数据(原始数据)?然后算出哪些数据(生成数据)?最后的总计是怎么算出的?(两种算法)

多媒体相机呈现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师介绍复式表的结构名称。

指名回答。

追问:你觉得哪类统计表整理数据比较好?为什么?(不仅能反映单式统计表的所有功能,还能反映单式统计表不能反映的内容)

活动三:练习巩固中发展统计能力

多媒体呈现练习十五1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数据整理(填表)和数据分析(从表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交流从表中了解了什么?

 

 

 

 

 

 

师巡视指导。

参与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交流。(先填基本数据再填写生成数据。)

在学生说说自己从表中了解了什么后再多媒体呈现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归纳、总结

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板书

设计

复式统计表

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

课题

复式统计表

  

   教时

  

   

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

积累

口算一列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校对

核心过程推进

活动一:回顾旧知

出示四个兴趣小组的信息,自主选择,完成单式统计表。

 

快速回答:(1)五年级参加古筝的女生有多少人?(2)五年级参加葫芦丝一共有多少人参加?(3)哪个兴趣小组参加的男生最多?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

 

 

活动二:自主探索,经历复式统计表的生成过程

放:提问:这四张表格虽然都是按“性别”这一项目进行统计的,但统计的兴趣小组不同,怎样合并呢?

第一层次:确定横栏和纵栏

 

教师巡视,收集资源

 

性别合计男女航模   民乐   书法人数   美术   

 

第二层次:“总计”的产生

 提问:刚才我们在快速抢答时一些间接的信息能不能迅速看出来?那大家是否觉得还要增加一栏对男生、女生、总人数的总计呢?

第三层次:表头的生成

提问:现在表格里的信息就非常丰富了,有性别、组别还有人数,但这里只显示“性别”这一栏目,组别和人数要在那里显示呢?

 

第四层次:命名复式统计表

1.刚才通过讨论,我们把四张单式统计表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这张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讨论总计是怎样计算的?

 快速抢答。

 

 

活动三:生活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分析能力

1、 完成练一练

2、 完成练习十五12

各人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信息填写单式统计表。

同桌说说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抢答。

小组讨论:怎样合并统计表?

学生独立设计

 

 

 

呈现资源

性别合计男女人数   性别合计男女人数   性别合计男女人数人数   性别合计男女人数   

 

性别合计男女人数   人数   人数人数   人数   

 

 

同桌交流

半成品加工

 

 

 

 

 

 

小组讨论

加工完善

 

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统计表

 

快速抢答。

学生同桌讨论,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

学生独立计算总结的两个数据。

 

 

 

学生同桌讨论,独立整理数据。

呈现统计表,组织交流:

虽然每个人选择的兴趣小组不同,但什么是相同的?

追问: “合计”的产生

小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标题、日期和表格。

学生抢答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分散,不易比较。

小组内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

对比三份资源,你有什么想说的?

归纳:这样我们用横栏表示性别、用纵栏表示不同的兴趣小组,就非常清晰了!

 

 

 

 

 

 

 

 

 

交流,加工生成“总计”

全班交流,生成表头。

 

追问:1821 是怎么计算的?39又是怎样的得到的?

辨析:如果这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既然有两种方法,那以后我们在填写时就可以用一种方法计算,另一张方法检验。

抢答过后交流:抢答得真快,有什么感受?

提炼优点:更丰富、更集中、便于比较

全班交流。

 

交流:横栏表示乐器名称,纵栏性别。

从表中你了解到什么?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今天的统计数据都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如果对我们小学整个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有全面的了解,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整理学习内容,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分析数据、整理数据,表达数据)

交流反馈:

收集数据:小组分工到各班去统计男女生人数。

分析数据:有几个统计标准,选择合适的统计表。

整理数据:设计、完成复式统计表。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

板书

设计

       统计表(标题  日期   表格)                            

性别                   性别 年级                    收集数据                               

分散、间接              更丰富    更集中                分析数据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整理数据

 

 

 

 

 

 

反思:

1、课的开始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2、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放手把两个年龄段的体重放在课前进行分段统计,课堂上再交流汇报统计数据的方法,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当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找代表汇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统计的工作之中。通过观察对比突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4、通过练习时,注重让学生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在统计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时,老师先让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用的记录数据的方法,然后采用了记录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一举手查人数,并且放手请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记录数据的统计。这样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每当孩子们完成一项数据统计时,老师都会追问句,你统计的结果正确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统计的结果是正确的。
5 、 这节课的容量大,很遗憾的是课本设计的习题不能一一在课内完成,学生们初学复式统计表还得不到多练习,这样孩子们对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还不够熟练,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研究课教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