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反思

作者:李羚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1-23

《认识垂线 》教学反思

 认识垂线,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怎样画垂线。

 我以为,这是关键之处!

 依然延用昨天的教学思路——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于是,我从孩子们熟悉的“情境”中寻找垂直的影子,从孩子熟悉的马路到黑板的长、短边,再到课桌的长、短边,顺理成章地使孩子们在比较中初步感知垂直这种特殊的相交。

 脑海中初步建立了垂直的表象,就开始带领孩子们进一步归纳垂直的概念。我主要安排孩子们自学,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果然,自学比较轻松,孩子们完全能抓住关键词。在“互相”两字上,我略作了点拨,或许有了昨天“互相平行”的迁移,孩子们理解起来并不为难。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垂直的感知,我让孩子们思考:怎样去验证两条直线是否垂直?这也正是为接下来画垂线打基础。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方法:陆彦男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的,显然这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和她想得一样的孩子有许多。金塬昊是用量角器去量的,同样是学以致用,简易又方便,他的方法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更有孩子是用练习本的一角作为参照,去比划。我想,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但知识得到了升华,其实在潜移默化中也是对画垂线的方法得到了启示。

当问及孩子们:你会画一组垂线吗?大家都自信地回答:能!于是,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创作,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画垂线的工具:三角尺、量角器等。大家的方法各有特色,但我还是略加规范。在尝试画过直线上一点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时,有些孩子的方法是有一定瑕疵的,所以,我做了示范,然后让孩子们在体验后,再对画垂线的方法作总结,进一步将方法规范化。

 认识了垂线,孩子们也学会了画垂线。但是如何让孩子们运用垂线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我们后续务必关注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