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作者:高云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4-01

活动课反思

课的开始我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把学生已经认识的图形作为礼物来送给大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为下面的比较探究作好准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认识多边形这一环节我通过改编数中“想想做做”第一题,在题中增加了一个不是封闭的图形、边是弯曲的图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让学生比较发现四边形的特征,同时引入了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发现按“边”的条数可以将多变形分类。最后,通过让学生搭一搭、分一分、围一围、折一折等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强化了学生对多边形的感知。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操作环节上,我提出的有些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操作时目的不明确,同时在学生操作完之后,我的点评交流不到位,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多边形,知道通过数数边的条数可以判断是几边形,同时要会判断多边形。我分两个层次来完成教学,首先从摸、看、数初步认识多边形;再通过搭、折来加深学生对多边形的认识。在第一次试教过程中,有学生在摸边的时候,只是轻轻地一点各条边。我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数边的方法,课后我想当时我应该及时追问:这样摸对吗?如果大部分学生觉得是对的,我需要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示范从一个顶点摸到另一个顶点,告诉学生才是一个图形的一条边。同时,在课上数边的次数过多,而且都是同一层次的,没有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许多时候是无效的教学。

在练习过程中,我感觉想想做做5有一定的难度。第5题题目是这样的:“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第一次试教时间不够,所以之后的几次课我都舍弃了这一题,但是这样做不明智,我随意改动了教材,没有用好书中练习题的资源。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动脑又动手,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得还比较顺利,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很自然。

通过这次课,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急需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别在学生对于学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听话,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还有小部分孩子总在摆弄自己的学具,这样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同时我对教材钻研不深,对于教材中的某些设计解读不到位,在设计板书时还需反复思考,语言要更谨慎,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清晰。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