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作者:胡含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4-03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学生进行预习的起点。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并设计了几个预习提纲:1、看书,想想今天学习的认识整万数与之前的什么知识是有联系的?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它们分别是怎样来的?3、与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相对应的数位是什么?怎样把它们在数位顺序表中补充进去?4、对于这样的数你会读会写吗?读一读、写一写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在原来认识的个、十、百、千、万的基础之上,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引进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进而完成对数位顺序表的补充、完善,这些学生应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而按照数位顺序,从个位起四个数位分级,分成个级、万级是一个新知,学生也许不太明白需要课堂解释强调。因为明确了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是写和读整万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之二是怎样读和写整万的数,应该说对照数位顺序表,对照计数器学生再去读或写整万的数是比较直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在写数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的要写0”占位。而读数时要让学生明确:万级上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按照各级上的读法一样读,在最后加上一个万字。    

因此,有了学生的预习,教学时,我直接让学生从计器上的记数单位的认识切入数位的认识,让学生从学过的个、十、百、千、万说起,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又认识了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并说一说这些新的计数单位是怎样得到的,让学生到计数器上来拨一拨,说一说,这样学生借助计数器,通过在实物上演示,建立表象。有了预习的课堂,学生为主的教学就更加生机盎然。    

然后依靠数位顺序表,理解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逐层深入,探究规律。通过对五位的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