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也知道地图或平面图上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的学习也必须要以“东、南、西、北”为基础。所以在新课教学之前,我先进行复习。我直接提问学生:1.前面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谁能指一指、说一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呢?2.在我们平面图上怎么确定东南西北的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指一指这些方向,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是本节课顺利进行的保障。
教学例题时,书上是给出8个方向的建筑物,我进行了调整,先出示学过的的四个方向,以学校为中心,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是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以这些问题做铺垫,引出“猜猜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学生产生疑问,也有学生已经知道提出“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抓住这一回答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回答:“超市又有点在东面,有点在北面,可能是东北面吧。”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确并板书方向标:超市位于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所以,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明白了确定东北的方法就可以半扶半放让学生确定和它对应的方向西南,最后全部放手确定东南、西北这几个方位。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会用语言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一个班上例题时进行拓展,发现有困难,因此第二次上时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于是调整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到了第4题,由学生自己提问,学生思维定视,都以水库为中心点,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在这块思维没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本节课我还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会用2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述,这样有意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