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教学反思 2019.3.26
教学课题:分数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掌握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意义。这是因为,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内容。而且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也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里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分数意义的建立过程中,学生对单位“1”掌握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面对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分数时,他们往往很难确定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二是在分数意义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混淆用来表示数量间倍比关系的分数以及用来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三是在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往往弄不清其中的推理线索。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其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我从数字1开始,问:你会用1来表示数量吗?到把3只桃子也用1表示,怎么做?更多的桃子呢?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桃子个数的变化都可以用1来表示,说明这个“1”很特殊,由此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通过画图表示四分之三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体会、领悟单位“1”,总结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做单位“1”,我们都是在把单位“1”平均分。最后通过四幅图、九分之三、若干份之三、九分之几、几分之几让学生充分交流,适当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意义。
在分数单位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单位,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分子都是1?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找到找准分数单位的准确方法,即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数单位由分母决定的。整个新授过程,扎实高效地推进教学,不断通过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同时我设计了精练、适当的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习题中的两次提问,一是: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的个数不同?二是:同一个点,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建构起到了催化作用。
汪倩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