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作者:汪倩羽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4-17

教学反思  2019.4.17

教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1让学生先看图写分数,再借助直观从写出的四个分数中把大小相等的挑选出来,使他们初步感受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中,有些分数的大小相等,有些分数的大小不等。例12承接例11,让学生借助折纸操作寻找和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再次感受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可以相等。上述两道例题的教学,既为学生具体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了机会,又为接下来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提供了素材。

在此基础上,教材分三步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步,观察例12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分析它们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明确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为了便于学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规律,教材引导他们用指定的方式表达每组两个分数的变化情况。从这样的表达方式中,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上述变化所遵循的数学规律,这就是:要么把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不是0的数;要么把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第二步,要求学生利用观察例12中几组分数的方法和经验,继续观察、分析例11中三个相等的分数,引导他们从每组两个分数的比较,扩展至对相互关联的若干个分数进行比较:从而为归纳、客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经验。第三步,综合上述活动中的认识,引导学生概括两道例题中相关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从而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随后,教材还要求学生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所以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和分激的基本性质本感上是一致的。沟通这两个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之后,教材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从知识、方法等不同层面总结收获、提升认识。

新授过程中,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汪倩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