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教学反思

《隔位退位减》教学反思
作者:苏俊彦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6-05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3 - 108、600 - 370。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 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

  你认为该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退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退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我教学生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怎么办?→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我认为这样安排能够围绕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把本节课的难点细化逐层突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中差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