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评课
课 题 研 究评 课 稿
时间 | 20190529 | 执教者 | 奚日姣 | 班级 | 二(14) |
上课内容 | 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法笔算 | 上课时间 | 20190528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4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9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9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10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6 | ||
评议人 | 杨鹤仙 | ||||
评课主题: 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指向目标?如何助推核心问题的培养? | 【评课观点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案例回放】 师:100只是我们估算的结果,要想知道精确的结果我们该怎么办?(用竖式计算)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仔细观察,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用竖式计算有困难,我请来了我们的老朋友计数器来帮忙,请同学们试着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一算,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困难时师适当引导:个位上不够减,你想到了什么,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1. 师指名一位学生试着上讲台展示一下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边拨边说。指名学生回答时老师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的表达尽可能的简洁规范。(在学生个位上珠子不够的时候出示ppt感受个位上应该有14颗珠子) 2. 师:你们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清晰的边拨边说吗? 3. 师:指名一个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个退位的过程。 师追问:回顾我们刚刚的过程被减数的十位是怎么从0变成9的,9是怎么来的? 师根据孩子的回答板书:一开始用百位的1个百换了10个十,又是1个十换了10个一,还剩9个十。 4. 竖式计算 师:你能带着刚刚拨珠的思维试着列竖式计算吗?边说边思考边计算。 5. 检验 师:我们算出来的96跟之前的估算的100很接近说明96这个答案是合理的,要想准确判断对不对我们还需要验算。 6. 对比 师:仔细观察左边的连续退位和右边我们新学的算式,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根据孩子的回答揭题:像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没有隔一位向百位借的这种我们叫它隔位退位减。 【个人思考】 1. 奚老师在列竖式计算之前首先提问:204减108大约是多少呢?你能估算一下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升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并且为后续让学生感悟估算的价值做准备。 2. 奚老师在回顾计算过程时追问:被减数的十位是怎么从0变成9的,9是怎么来的?对于教学难点,奚老师能重点强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三位数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3. 奚老师最后让学生对比以前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和隔位退位减法,发现有哪些不同。再次巩固了隔位退位减法的算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