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评课
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19.09.12 | 执教者 | 镇文婷 | 班级 | 四(1) |
上课内容 | 认识升 | 上课时间 | 2019.09.2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8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10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9 | ||
评议人 | 张旖 | ||||
评课主题: 资源充足,对比明显 | 【评课观点一】 1、语言规范要求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的规则示范比较到位。比如:学过什么单位,从小到大是...... 【案例回放】 师:先回想一下之前学习过哪些容量单位?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注意按类分一分。 生1:长度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是:克、千克、吨 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生2:我还有补充,时间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是:秒、分、时 课上的学生的语言表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生生评价比较好。 【个人思考】 在教学本课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容量单位。课前让孩子们准备了带单位是升的容器。一开始先让他们回忆了之前学习过哪些容量单位借此引出今天要学习新的容量单位——升。然后像孩子们介绍什么叫做容器和容量。在教学例1时让他们说一说那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规范语言:高玻璃杯比矮玻璃杯盛的水多,所以高玻璃杯的容量比矮玻璃杯的容量要大。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着规范语言说一说。在判断冷水壶的容量哪个更大时,让孩子们意识到容量是有大有小,可以比较的。此时孩子们就会想到比较冷水壶容量大小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孩子们意识到容量也是可以测量的,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借此引出升。在认识升的时候让孩子们把自己带来的容器的容量都介绍了一下。然后研究一升到底有多?实验操作:把量杯里面1升的水倒入正方体,介绍:边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器的容量正好就是1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主要让孩子们对升有了大概的认识,会判断一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并且理由是什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