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片断:
引导:把5棵杨树看成一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就是有3个5棵。要求柳树有几棵,就是求3个5棵是多少,列式:3×5=12(棵)。
追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教师巡视,启发:有没有更简洁清楚的画法?(画直条图、线段图)
小结:通过操作,不管是摆小棒还是画图都将“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转化成了“3个5棵”。所以用乘法计算。
讨论交流,适时板书:柳树是杨树的3倍→柳树有3个5棵→3×5=15(棵)
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 5 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 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杨树的3 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 行一共摆15 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 根放在了一起。于是在我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用画小棒的方式表达,太过单一,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可改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会出现:生1 画图形;生2画小棒图。画直条图、线段图的方法可以适时引导,如果没有学生资源可以自备资源,用于讲解。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我们把5棵杨树看成一份,柳树就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5棵,所以算式是3×5=15(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