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例1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分别是结合实物图整体感知——呈现模型不同角度观察——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那么我就依据教材,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过渡到长方体模型,由此揭示长方体三要素:面、棱、顶点。在备课时我思考,是不是应该着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呢?因此设计了一些活动,观察、操作、比较、抽象、概况,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思考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准知识的起点。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直观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常见立体图形,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些都是学生探索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重视课堂中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的认识过程。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逐步形成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实物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再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觉摸出长方体或正方体,进一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组成,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三、注重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正方体特征。
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认识长方体特征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归纳总结,在认识正方体特征时,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填入表格当中,这一收一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认知结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学习相似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但是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处理“摸一摸”这个环节时又有些浪费时间,在后面的认识长、宽、高这个内容时,有些仓促,整节课有些超时。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今后我会继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与同仁摸爬滚打,使我的数学教学水平更上一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