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作者:吴彩芬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10-14
《体积和容积》教学反思
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还是教学难点,这是因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这句话虽然不长,却含有“空间”“物体占有空间”“空间有大小”等比较抽象的内涵,学生如果对这些内涵的感知不充分或者不准确,就难以理解体积的意义。为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比较丰富且有层次的感知活动。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观看动画片《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操作实验活动。第一个装桃的杯子里倒水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第二个装桃和装荔枝的杯子倒水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体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进行三个水果占空间的大小比较实验,揭示体积的概念,层层深入,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还是采用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容器”,明确了什么是容器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纳”,这时我利用水杯中装有一些水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找了两个外形一样大小,但容积相差很大的盒子,让学生知道体积一样大,容积不一定一样大,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