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一、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生学习策略的过程不仅只是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策略”可以把复杂的关系简单化,把陌生的问题熟悉化。
课始,出示问题: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中,每杯多少毫升?由学生熟悉、简单的问题入手,学生很快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题目轻松解决。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改为“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学生感觉到难度提升,并很快意识到缺少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到解题关键: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1个大杯的容量=3个小杯的容量。
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对题目的敏感度,并且更清晰更迅速地理清题中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把两种不同的量假设成同一种相同的量,问题迎刃而解,也为下面的教学提供明确目标。
二、重视学生自主探究
对策略的体验要经历过程,只有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丰富深刻,才能实现对策略的领悟。
在教学例题时,我先隐去两种量之间的关系的条件,学生捕捉到缺少条件之后,补充好,随即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尝试,把空间留给了学生,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把我预设到的几种方法全都想到了。组织学生交流,每种方法我都让学生自己说说解题思路,并配以图片的转换和线段图,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策略方法的形成。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把两种不同量转化成同一种量,在第一位学生汇报后,我追问了2个问题:(1)为什么假设全部倒入小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使学生明白,这样可以把原来的两种不同量转化成同一种量。(2)为什么一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能不能换成3个、4个、5个呢?使学生明白要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假设转化的个数,再由此根据求出的一个量得到另一个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