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评课
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0.5.22 | 执教者 | 陈雨 | 班级 | 三上 |
上课内容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上课时间 | 2020.5.22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9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10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8 | ||
评议人 | 沈凯 | ||||
评课主题: 资源充足,对比明显 | 【评课观点】 教学层次分明,问题指向性明确。 【案例回放】 师: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第二天摘了( )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问题:第三天摘多少个? …… 第五天摘多少个? 呈现资源: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30个35个40个45个50个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我还可以这样做: 30 +5 35 +5 40 +5 45 +5 50 操作:天平图 要求: 1. 想一想:根据两幅天平图,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 2. 理一理:你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呈现资源: 4个苹果 400克
一个苹果100克 一个橙子比一个苹果重的20克
一个橙重120克 操作2: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圆珠笔有多少支? 资源: 3×10=30(支) 30+18=48(支)
钢笔 圆珠笔 3盒钢笔 每盒10支
钢笔支数 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圆珠笔支数 算式:3×10=30(支) 30+18=48(支) 操作3: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落下高度 的一半,第三次弹起多少米?第四次呢? ①一:16÷2=8(米) 二:8÷2=4(米) 三:4÷2=2(米) 四:2÷2=1(米) 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8米 4米 2米 1米 【个人思考】 本节课陈老师教学层次分明,问题指向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目标。 2. 理解条件的含义:这里陈老师和同学们着重理解“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蕴含的含义是解题的一个关键,开始“从条件出发思考”的过程。所以陈老师引领同学们对这个条件深入探讨,理解的很透彻。 5.引导反思:比较算式和列表过程,说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发现他们都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