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反思
作者:陈嘉烨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06-02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片断:
1、教学例题
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说说数量关系:数量=总价÷单价
我们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解决的方法
由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预设学生资源:
分步算式:先算什么?50-20=30(元);30÷5=6(元)
综合算式:50-20÷5:怎么办?(50-20)÷5补充阅读:小括号历史
反思:
在出现买书包和鞋这一问题情境时,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展示、交流不同的算式和算法,让学生体会到了同一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解决,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算法的多样化。这样,不仅让学生放开思路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也拓展和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尝试了连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达到了本节课的另一教学目标。在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即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算一共花掉的钱数,再用总钱数去减的这一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明白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及作用。
学生对于“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理解的较好,基本都能理解,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