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反思

作者:陆丹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09-26

    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时,通过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摆一摆,来引导学生看清小兔和小猴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并指导学生说出“因为小猴和小兔同样多,所以4=4”,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操作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

   对于大于、小于和等于这三个符号,小朋友们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但是不够系统和规范。在教“=”写法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要用直尺,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大于和小于号的记忆,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进行了小游戏“我说你做”,让学生听我口令做符号手势。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还教授了学生一个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对着大数笑,

   小数气得直跺脚;

   大数在前面,

   就读大于号,

   小数在前面,

   要读小于号。

   大于小于能分清,

   爱动脑筋真聪明。

    借助这个儿歌,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的区分和记忆大于和小于号,但还有个别同学还是无法区分,我对他们进行了个别辅导,但是后续肯定还是要多练习巩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