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施琦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1-0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重视让学生探索解题策略的思考过程与操作步骤。课上,我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记录、表达、展示解题过程。在第一次活动后收资源时,我让一位学生表达,听明白的学生再次表达,然后同桌互说,放下去让每个孩子体会假设的策略,最后让一位同学表达,形成完整的过程,包括检验。通过这个活动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深切地体会假设的过程和策略,教学扎实。

2.本节课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假设策略”问题的基本特征。 借助数学工具,通过多次对比,让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两个未知量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假设转化为同一个量,使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3、本节课核心过程的推进中我试图关注知识背后的隐形价值。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仅对应是某一种方法,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方法、策略、思想是三个递进的层次。数学方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策略,数学策略的进一步凝练形成了数学思想。

4、几次试上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班级的情况都不相同,教师需要临场应变能力,第一次试上班级整体情况教好,学生资源很丰富,三次资源对比板块清晰;到了第二个班级,学生资源单一,所以我重点教学大杯化小杯,形成规范的板书,学生有了参照让学生自主尝试小杯化大杯就就比较顺,整节课的感觉学生有生长感;到三个班学生资源是一半大杯化小杯,一半小杯化大杯,明显感觉前面的教案的设计低于学生的水平;第四次教案是大杯化小杯,小杯化大杯一次呈现直接对比,上完感觉学生的理解并不是很扎实。到了自己班级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先呈现大杯化小杯,然后让每个孩子经历完整的假设过程后再交流小杯化大杯这样的单线呈现,还是两种资源同时呈现使得整节课的结构更加完整。最后,我还是决定针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孩子经历大杯化小杯完整的经历过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