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评课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0.11.19 | 执教者 | 陆丹 | 班级 | 一(9)班 |
上课内容 |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 上课时间 | 11.9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4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14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6 | ||
评议人 | 卢园园 | ||||
评课主题:
| 【评课观点1】教学流程清晰,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较好,但整节课的重点还很模糊,《得数是9与9减几》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9的分与合,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的基础上教学的,并通过“一图四式”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案例回放】 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9个小朋友,排队的有8人,跳高的有几人? 生1:有9个小朋友,跳高的有1人,排队的有几人? 生2:跳高的有1人,排队的有8人,一共有多少人? 【个人思考】 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表述出图意后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与两道减法。加法学生很容易列出来,只要把跳高的几人人与排队的几人人相加即可。但在让学生列出两道减法时,举手的学生没刚才那么多了。整节课,我觉得课上的不是很顺畅,似乎缺少了什么。斟酌之后觉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指向,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究学习。如果置学生的需求于不顾,仍按原计划执教,我想一方面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会荡然无存,也就不会看到学生演绎出来的精彩;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很好的经历知识的形成于发展过程,他们缺少感性体验,不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知识,这样当天的知识没学好,以后再多下功夫也会事倍功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