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吴彩芬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2-02

《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本节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由于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一些规律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探索规律的经验,也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规律的过程,在丰富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共同点,总结规律,提高学生找规律、根据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本节课的开始,“男生女生记忆力大比拼”的游戏紧扣规律开展,有效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规律这一内容以强势效果推进学生的视界,这样的游戏有的放矢,一石二鸟,使找规律的学习有了非常好的开端。  

二、有效提问及时追问  

“观察场景,发现周期”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把几盆花、几盏灯、几面旗看成一组”“每一组中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使学生能既关注到每组中物体的数量,又关注到每组中物体的排列顺序。在交流彩灯的规律时,当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彩灯的规律后,我进行了及时的追问:1.4组的第1盏彩灯会是什么颜色?2.9组的第1盏呢?3.100组的最后1盏灯是什么颜色?通过这三个追问,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及推理能力,使他们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具有共性的认识过程,揭示“周期现象”的本质特征,也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三、首尾呼应,联系实际。

课前和课尾游戏相呼应,相联系,学生学到了新本领并能及时的利用本领解决问题,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体验到周期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所服务。

这节课后,我也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1、交流的有效性和层次性。在交流盆花的规律时,我呈现的资源的不够丰富不够典型,导致交流也不够有效,可以把用文字的表示的、用字母表示的、分组的……同时呈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和交流中,感受到规律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字母、数字等表示,分组可以更清楚的看出规律。

2、时间把握不够好,课上替代现象屡次出现。在这节课上,我想把上课的节奏稍微加快点,上课时略显急躁,让学生说得少,自己说的多,替代学生。还有不放心学生,重复学生的话等不好的习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