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作者:单伟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09-30
负数的初步认识(1)
1、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因此在课的开始,我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如何记录、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记录及交流记录方式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正、负数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为突破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如:先提出如何能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引发学生思考,寻求区分两种量的方法。并在交流记录方式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启动问题,哪种记录方式更加简练呢,在此上我进一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行课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层层推进突破了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因此在对0的归属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很自然地借助温度计、海平面、地上地下等具体情境来说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