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反思

作者:杨鹤仙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2-03

     我在进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例3教学时分三个层次的进行。第一层 次:观察。先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如图1所示的组合体,再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与相应的观察位置连一连,帮助学生掌握根据观察位置确定物体视图的方法,体会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第二层次,想象。先引导学生根据图2想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再在方格纸上把看到的视图画出来。这一步有一定难度,我采用边看边指导的方法进行。第三层次,比较,在上面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物体的视图,说说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辨别物体所对应视图的方法,体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相同,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不同。从而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提高辨别视图的能力。我还注重教学中的“收”与“放”,例题教学结束后,我放开手让学生在“试一试”中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我又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对物体感知的经验,提高对物体形及平面视图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例如,1、我让学生根据同一形状摆出各种不同的物体;2、比较在同一方位观察到的不同物体的形状,体会视图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相比较之下,前一方面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而根据视图摆实物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是对他们空间思维的提升。在教学中要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视图与实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如:想想做做第一题有学生把侧面和上面的视图弄颠倒,这时我就抓住机会让学生摆一摆实物如果侧面是那样的,应该怎么摆。如果上面是那样的,应该怎么摆。然后再 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发现连平时能说会道的“好孩子”在语言上描述的都有欠缺,  总之,这节课在动手又动脑的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不足的地方: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不强,生生互动较少,以及我的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简洁,严密。以后的课我会在小组活动上再下点功夫,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让平淡的教学放出智慧的光芒。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