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作者:蔡晶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2-28

 《8、7加几》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交流算法,逐步理解87加几的凑十方法,认识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口算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87加几的得数,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重点是能正确计算87加几,难点能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习《9加几》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孩子们已经对“凑十”的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学习9加几的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凑十”后,算10加几的简便。教材8加几、7加几的安排与9加几类似,不同的是不再出现逐个数数的算法,而且把8加几、7加几融合在一个例题中进行教学,以提高综合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为以后学习65432加几奠定基础。我在课前安排了对口令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紧接着通过情境创设复习9加几的内容,回顾凑十法在口算过程中的应用。例题呈现了装在两个盒子里的小号,每个盒子都有10个空格,其中一个盒子装了8把,另一个盒子装了7把,要求计算出一共有多少把小号。这个地方我要求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反映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摆小棒之前,帮助学生明确摆法:用小棒代替小号,左边摆8根,右边摆7根,移一移,怎样能够计算出“8+7=?”,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摆出课本上的第一种摆法,对于第二种摆法也有一部分的孩子能够摆出来。接着我让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摆一摆,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板书87的思考过程,最后我指名几个学生看着算式说一说87的思考过程。“想想做做”的第12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从具体到抽象巩固和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的思考方法,我让学生独立先在书上圈一圈,再讨论圈的方法。“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7+9,学生除了可以用把7凑成10或者把9凑成10的计算方法外,还可以由前面学过的9+7=16,想到7+9=16。第4题通过同一组题的比较,让学生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利用已学过的计算进行新的计算。此后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将87加几的算式有序的呈现出来,学生口算得数以后,整理算式让学生来发现规律——数与另一加数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用凑十法来思考如何计算87加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把几和几凑成十,再来将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这才是正确的思考顺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过程的培养。

       此外,例题让学生摆一摆,而没让学生填一填,还有练习题目的处理上很多细节不够到位,例如第一个题目,出示以后就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说一说,再来动手圈。这里出现的问题与教学设计不够精细、提问和评价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