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教学课题: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是学习利率的含义及其应用。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求百分数等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8中,教材先是介绍了一些储蓄的相关知识。由于年利率是由国家银行规定的,所以教材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利率含义的基础上,给出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思考方法。
在整个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比如现实意义中不同的几张存折或存单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等概念,比一味的讲解学习效率更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对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晰。上课之前先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并且再让学生对照存单了解到的知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数学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想方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串联,把知识点与相对应的练习串联起来,而不是讲归讲,练归练,两者脱节比较严重。注意练习的匹配性,设计一组练习,内容全面,由浅入深,针对性练习,往往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强化。在介绍“月利率”的时候,就指导学生完成月利率的相关问题。设计练习的时候,除了要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以外,还需要注意设计一些拓展的练习。拓展练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设计:①月利率的相关练习。②现实中存单或存折的相关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感受。③“本金”动态化的练习。孩子在这节课中,都是感受到本金不变的情况,不放增加一个练习,如“奖金50000元,将奖金的80%存入银行”,那本金就不是奖金的50000元,而是奖金的80%。在不断变化的练习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不断变化中不变的本质是什么。
汪倩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