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作者:葛晓晶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1-26

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

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


,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


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


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


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


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


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


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


,还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4、计


算课到底该怎么上。   在课改的今天,关于计算教学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


。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的开展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计算中过分提倡并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整节课都是“


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在提


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计算课如何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进行?怎样处理算法


多样化与基本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怎样优化?何时优化?目前使一


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