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我首先借助实物图片和视频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灯塔的历史和作用。接着,创设轮船基于天气恶劣的原因急需确定位置的情境,提出“以轮船为观测点,你能说清楚灯塔在轮船的什么位置吗”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初步探究。为了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还注意将现实情境及时抽象为数学情境,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由此,鼓励学生根据给出的示意图,试着描述灯塔1 相对于轮船的位置,在交流中帮助他们初步体会到:要想描述灯塔 1 相对于轮船的位置,不仅需要说清楚方向,而且还要说清楚距离。这样的尝试,既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探究埋下具有生长力的种子。
在学生初步尝试描述灯塔1相对于轮船的位置之后,上面的教学首先通过增加距离相同但角度不一样的点,巧妙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感受到“符合相关条件的点有很多,只说‘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还不够清楚”,同时启发他们展开进一步的探究。然后,围绕描述方向的具体方法组织了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体会相关表达方法的科学性48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表达顺序,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典型事例感知方向前置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并接受规范的表达方法。随后,还组织了及时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识,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不足:
1、灯塔的引入与本节课的关联性较弱,若是设计成船只救援,或许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
2、在学会表达方向后没有及时跟进专项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加深印象。
3、替代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如何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课堂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体会知识的重难点,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是教师的替代,领着学生一步步的思考,而没有放手大胆的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矛盾在学生的讨论中生成,并通过他们的讨论,解决问题。其次是学生的替代,用思维较灵活的同学替代了那些思维较薄弱的学生,没有涉及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哪些后进生。
4、没有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如四年级学过的数对。如果能有效的与生活实际、已学过的知识相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确定位置方法的合理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