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作者:惠湘婷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4-25
《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教学的技巧。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教学中要强化求比例尺时,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例尺;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分类转化时,只需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换算一致,再写出比就可以了。这样减轻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过程。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让学生自主经历比例尺意义的形成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还存在不会根据公式求比例尺,解题步骤过于简化。如省略过程直接得出比例尺。
2.对于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个别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此知识解决问题的要领。
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比例尺以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要领,特别要强调在画线段比例尺时,一定要画出标准1厘米的距离,实际距离要写单位。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