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认识几时几分》
这一节课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和了解时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学生在学习完时间的基础知识以及对钟表刻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学习如何读写钟表所表示的时刻,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个接近整时的时刻认读的例题,8:05和3:55,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8:05的难点是在读、写的时候要把“零”读出来、写出来;3:55的难点是学生很容易说成是4:55,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时针指这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3:55时针大约指着4,学生便认为是4:55,这是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运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我播放了两个钟面活动的动画,第一个钟面从8时整走到8时零5分,第二个钟面从3时整走到3时55分,让学生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体验时间的变化,明白真正的时刻,清楚地看出时针走过了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然后观察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个5分。
在学习例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帮助学生学会看时刻的方法。钟面上的时刻的读写方法,要注意以下三点的指导:1.分针从12起所走的小格数不满10时,要读作几时零几分,写的时候也要写“零”或0;2.使用简便写法时,“:”应位于字的下标;3.这里的时、分不能说成或写成“小时”和“分钟”。认读第2个钟面上的时刻,要突出:时针的位置还没走到4,所以钟面上的时刻是3时多,而不是4时多;由于分针指向11,因而可以5个5个地数到55分,也可以用60分减去5分得到55分。
在学生正确读、写出例题给出的钟面上的时刻后,又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并在反馈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进一步强化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如何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并能很快读出来,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看钟反应慢,我觉得这是由于学生平时在家里看时钟的机会不多,而在学校,形成学生时间观念的并不是挂在墙上的钟,而是响在耳边的铃声,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看钟不熟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平时批作业、上课、吃饭等时候不时地问问学生“现在是几时几分?”,帮助学生在平时积累经验。另外,对于个别特别不认识时间的学生只能课后加强拨钟的练习,不断强化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