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作者:陈嘉烨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5-11
画示意图整理信息
片断: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关键问题: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
2、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问题: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提问:18÷3求的是什么?
变式追问: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 (8+3) 求的是什么?)
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口答长方形的面积和宽,简要的练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面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撑。
课件演示长增加,让学生分别求出增加的面积、原来的宽和原来的面积。从改变长方形入手,一方面让学生直观看出把边增加的画图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分散例题的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体会思考方法。
二、整理分析,主动参与。
“画图”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画法。因此让学生练习画“增加”或“减少”的基本图形是有必要的,也是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并注意在交流、对比、说理中让学生体会到画图也要考虑到合理性,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
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经历两次“画图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