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作者:沈凯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5-11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主要教学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求和问题。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标注单位,口头作答。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并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探求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题是以猴子采桃的情境出现的。通过一只小猴的自述,给出了“已经采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的信息;又通过树下一只小猴的内心活动,提出了“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老师提出,如何来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悟出:树上原来的桃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被采下来的23个,一部分是仍然留在树上的5个,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树上原来有的桃。从而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算出得数后,再强调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个”,并用括号括起来。并提醒学生要口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口答时,提醒学生不能漏字、不能添字。
巩固练习时,想想做做第4题和例题类型是一样的,进一步巩固了用加法来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接下来的第1、2、3题,都是有一个条件隐藏在图中,要学生自己把它找出来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有用信息,然后再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学生会自己试着来分析条件、问题之间的关系,会说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