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评课
《课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0.4.12 | 执教者 | 高云 | 班级 | 三(3) |
上课内容 | 面积的意义 | 上课时间 | 12.25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9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9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10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10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8 | ||
评议人 | 王璐瑶 | ||||
评课主题:生生互动的策略有哪些?
| 【评课观点1】 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 【案例回放】 比较面积的大小:①黑板面和数学书封面,采用观察法 ②图书馆与博物馆,采用重合比较(差异不明显用重叠法) ③当观察、重合无法比较时,用方格去铺一铺,再数一数。 【个人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课的开始是否能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高老师一费迪南的故事贯穿,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课变得趣味盎然,有效驱动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探索体验 活动是儿童干事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导学单的引领,带动学生在自主探索、充分的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摸一摸、涂一涂、比一比等各种方法,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 三、体现了有意义的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高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领悟面积的内涵概念,理解方式灵活。通过实物举例动手去摸,去理解,去把握,而不是让学生背记概念。高老师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深化面积的含义,区分周长。 整节课学生们学习劲头高涨,探索活动充分到位;教师教学设计精巧,点拨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