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教学反思

作者:郑丽萍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6-16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

    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8页插图中笔记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第69页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通过“试一试”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1元币可以换25角币,52角币可以换11元币,因为25角与5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页第3题先通过15元币可以换51元币,体会几元就是几个1元。然后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钱活动,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验证换的钱是否正确。有了换钱的经验,才能在购物时合理付钱。

    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买东西要付钱。教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思考从15角币、22角币、5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5角或5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2角与11角、12角与31角)。第5“怎样付8角钱”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付几种不同面值的钱是比较难的,第70页第2题和第71页第2题为此作了铺垫。70页第4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第73页第6“可以怎样付钱”、第7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等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钱的练习。如第70页第4题、第72页第4题。教材让学生在付钱的问题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思维能力。买1个单价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币,应该付几张的问题,再次体会应付的钱不能少于、尽量接近物品的价钱。这题如果付40元显然是不够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页第8题也以付钱经验为基础,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经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参加购物实践是认识人民币的最好方式。。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这一问题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过程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