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反思
作者:朱秦怡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06-16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能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本节课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认识角。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学生常见的“做手工”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促使学生在辨别和比较中逐步完善认识。
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之后进行阶段性练习,使学生经历从“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