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评课
《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1.9.17 | 执教者 | 陈嘉烨 | 班级 | 五(6) |
上课内容 | 组合图形的面积 | 上课时间 | 2021.9.17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4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10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7 | ||
评议人 | 苏俊彦 | ||||
评课主题: | 【评课观点】 关键问题 【案例回放】 师:上面三种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基本图形 。。。 师:和上面三种方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是补了一部分从而变成基本图形 。。。 【个人反思】 本节课能够切实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案,能从已经验出发,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的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建立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富有亲和力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师温柔可亲的一面。 当然,每节课都很难做到完美,这里有一些小建议:1可以把生活图形的一部分改成小游戏或者动态图导入更能引起学生兴趣.2.在呈现错误资源的时候可以分步呈现并稍做讲解并追问“怎样分才能把组合图形面积算出来?”3.平时课堂中注重表达的完整性(提醒孩子把话说完整),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4.语言要系统指导,要有简洁性(注意高度概括)。5.做好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