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评课
《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1.10.29 | 执教者 | 蒋敏杰 | 班级 | 五(14) |
上课内容 | 用字母表示数 | 上课时间 | 2021.10.29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10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10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9 | ||
评议人 | 奚日姣 | ||||
评课主题: | 【案例回放】 师:1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1×3) 【个人反思】 今天,有幸听了蒋校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受益匪浅。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蒋校的这节课,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里说,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蒋校今天从有趣的《青蛙儿歌》导入课堂,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使抽象的字母表示变得有趣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体验探索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蒋校以青蛙儿歌开始,最后总结提炼又回到青蛙儿歌结束,从一开始的嘴(简)到后面的眼和腿(难),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把已学运用到儿歌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有始有终,让孩子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从教到用,让学生能够知道数学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2、蒋校这一节课,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能力,在讲三角形跟小棒个数的时候,这一环节上,蒋校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关系,然后再一起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练习设计有层次,蒋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有新意的习题,并且都是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学生解决了一个个现实问题,让数学跟生活紧密相连。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从内容本身看比较枯燥,但蒋校抓住用字母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点,巧妙的引出,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