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教学评课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19.10.29 | 执教者 | 蒋敏杰 | 班级 | 五(14)班 |
上课内容 | 用字母表示数 | 上课时间 | 10月29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10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10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9 | ||
评议人 | 王亦晶 | ||||
评课主题:
| 【评课观点】 由数儿歌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数青蛙发现如果只用数字来表示是数不完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探索发现要用文字或者字母表示数,通过对比突显字母的概括性和简洁性。在摆小棒问题的问题中,要求用式子来表示小棒的根数,3×n,n是变化的,而3是每个三角形的根数,是不变的,明确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未知数。在猜年龄找关系的过程中,指明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字母有时候是有一定范围的。认识到字母的优点后,运用字母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表达式也有间接的写法。 整节课教学问题指向明确,节奏紧凑,知识量丰富,包含了诸多数学思想,蒋校在传统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趣味元素,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新知,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教师个人的魅力和扎实的教学素养把整节课演绎的十分精彩。 ------------------------------------------------------- 【案例回放】 (1)师:为什么三角形的个数用n表示? 生:因为三角形的个数不确定。 师:为什么用3来表示小棒的数量? 生:因为1个三角形有3根小棒,是确定的,不能用字母表示。 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未知数。
蒋老师比李明大(x)岁,蒋老师今年(10+x)岁。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那x可以表示任意数吗? 生:不可以,要考虑现实情况,有一定的范围。
【个人思考】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新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所以在利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重组教材,从顺逆两个思维的方向,让学生真实感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不单纯地依赖模仿,通过观察、类比,从而得出同一件事,但由于表达的方式不同,数量关系也不同,含有字母表示的式子也不同,让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从中进一步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及学习的价值。
|
![]() ![]() |